欢迎访问闽南理工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网站!

教学成果

校精品课程《税法》介绍

作者:Guo 时间:2015-07-19 点击数:

一、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本课程主要是面对财务与会计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自闽南理工学院2008年升为本科院校,2009级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税法》课程设置,至今已有3个年头。本课程的发展经过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发展阶段。2008年以前我院仅有专科专业,《税收应用基础》为我系会计电算化专业开设。每个年级有6个班,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共48学时,使用大连理工出版社教材《税法》。课程的讲授,围绕税法的理论设计教学,并制作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重点突出,内涵丰富,条理清晰,也有针对性,学生评价良好。

第二阶段:全面发展阶段。2009年9月我院开始成功招收财务管理学本科专业,教改进入到全面实施阶段。我们认真学习和修订新教材《税法》,在集体备课中总结试点阶段专题讲授经验,着力实现从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换,使教学更具科学性、理论性,同时成立的《税务信息化实验室》,将实践课融入到理论课之中,做到理实一体化,紧密结合我院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目标。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不断改革,《税法》已成为一门教学特色鲜明、可用资源丰富、并不断发展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

(一)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闽南理工学院是一所技术技能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由于学院注重理论教学、培养技能、实践实训,毕业生就业率较高,招生生源比较充足,学院发展势头良好。本课程作为高等学校两大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在学院居于比较重要地位,得到学院的重视与支持。本门课程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税法的基础知识,把握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税收理论,解决实际企业的纳税问题的能力。

1.课程定位

《税法》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从“适用”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应用税收法律,分析税收问题,正确处理各种涉税业务,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夯实基础。通过《税法》课程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力求做到理论融于实践,动脑融于动手,实现“所学”与“所用”的零距离,使学生真正成为操作能力强和综合应用能力高的人才。通过模拟实训、校外实习基地的演练以及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应用所学税收理论,分析税收问题,正确处理各种涉税业务的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使学生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成为具有专业知识、懂法律、实际操作能力强的现代高素质应用型财经人才,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2.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我国现行税法的立法原则以及各个单行税种的税制要素、税额计算和申报缴纳。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避免税收法律法规的简单罗列。要求学生对理论问题要理解透彻,对业务方法要熟练掌握。

(2)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税收理论分析税收法律制度,能够观察并且分析现行税收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能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案例实训教学,把税收理论和税收实务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主要税种的政策规定,把握开业登记、税款计算、纳税申报、发票填开、电子报税各环节的技能,为以后对学生进行企业会计和经济管理等应用技能的训练奠定基础。

(3)育人目标:在课程教学中渗透遵守税法的思想,使学生树立诚实守信、依法纳税的意识,培养优良的职业道德操守,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不但能够适应企业办税员的工作并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部门的涉税业务工作。

(二)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税法》(本科)课程是我院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升本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同时也是初、中级会计师及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总学时48。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融入实践业务,单独进行6学时的税收信息化模拟课教学改革。

顺序 知识模块 学时

1 税法概论 4

2 货物与劳务税法 18

3 所得税法 16

4 其它税种 4

5 税收信息化模拟 6

(三)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为了处理好教材内容多与授课时间少,与其他课程有些内容交叉的矛盾,我们围绕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突出每章的重点问题,注意介绍理论与实例相结合,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着重阐明的几个问题:

1.税收的基本原理;

2.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3.增值税的计算;

4.消费税的计算;

5.关税的应纳税额计算;

6.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纳税;

7.土地增值税的计算和缴纳;

8.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税收优惠;

9.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税收优惠;

(四)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税法》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其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有:

1. 设计思想

(1)课程内容的设计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遵循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注重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精讲多练、综合评价的教学思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加大了税法课程实务、实训技能知识的比重。

(2)在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做合一的探索。在税法课程的教学中,把学生需要掌握的业务技能设计成具体案例,通过课堂对相关案例知识的讲解,学生结合相关纳税报表的填制和案例的分析练习等,把教、学、做一体化落到实处。

(3)按照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加大仿真实训力度。实训内容的设计以“市场导向、能力本位”为指导,以《税务信息化实验室》模拟练习为平台,以企业主要税种的计算、纳税申报、征收管理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单个税种税额计算和多税种税额综合计算能力、机开增值税发票演练、税收票证填写、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等能力,注重了纳税申报表的填制、增值税的开票实训和电子报税过程相关程序的掌握,强化对学生财经应用能力的训练。

(4)建立开放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让学生到税务机关、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及企业等实习,亲身体验书本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遇到的问题,法律条文在执法过程中贯彻的情况,便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效果

通过实践性教学,使税法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增加了学生对税法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单一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形成了校企合作、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三、实验(践)课教学内容

(一)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1、熟悉纳税申报流程

2、熟悉、掌握纳税人申报原理

3、掌握纳税申报表及附表的填制

(二)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2学时)

2、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纳税申报(2学时)

3、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2学时)

(三)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课程组织形式:集中实习。

教师指导方法: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

(四)考核内容与方法

考核内容:

以下各税种纳税申报表的填制:

1.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

2. 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纳税申报

3.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

考核方法:

考试。(通过计算填制并提交纳税申报表,系统自动打分。)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宝盖风景区(宝盖校区)、福建省石狮市厝仔工业区(蚶江校区)

邮编:362700       联系电话:0595-88259999  传真:0595-88911791    电子信箱:bgs@mnus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95-88259999  闽ICP备09019555-1   版权所有:闽南理工学院

© CopyRight